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运聚成藏模式预测

海洋地质调查表明,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稳定域分布广泛,其气源岩类型多展布规模大,且气源供给系统及运聚条件良好,是我国深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远景区之一.本文根据琼东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特征与多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深入分析了该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及资源潜力;根据高分辨率地震解释资料,重点剖析了气源供给的运聚通道系统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耦合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区油气勘探及海洋地质调查成果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基本地质条件,初步总结和建立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热解气源断层裂隙下生上储型和热解气源底辟及气烟囱下生上储型”三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模式,以期能为该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机理研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及勘查目标评价预测等提供决策依据和勘查部署意见.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新生代烃源岩较发育,自下而上主要分布有深部热解气(成熟—高熟—过熟)烃源岩和深水海底浅层生物气及亚生物气烃源岩两大类。该区油气勘探及海洋地质调查表明,这两套烃源岩形成的热解气商业性气藏和生物气亚生物气及其油气显示等,均己得到充分证实。热解气和生物气气源源充足、资源潜力大,能够为该区常规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2)初步建立了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热解气源断层裂隙下生上储型和热解气源底辟及气烟囱下生上储型三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模式。其中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天然气水合物在深水区分布较普遍:热解气源断层裂隙下生上储型和热解气源底辟及气烟囱下生上储型天然气水合物展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受控于气源纵向运聚通道供给系统的优劣及分布特点。不同凹陷及区带天然气水合物类型及其成因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可能以某种成因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为主或多种成因类型天然气水合物并存。(3)无论是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天然气水合物,还是热解气源下生上储型天然气水合物,其形成展布均主要取决于充足的气源供给和水合物特定的高压低温稳定带与之紧密的时空耦合配置,两者缺一不可。(4)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热解气源下生上储型天然气水合物,其热解气源输送运聚通道主要为断层裂隙和底辟及气烟囱所构成的纵向运聚供给系统,它起到了连通输送深部热解气源到浅层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重要作用。这种气源纵向运聚供给系统的形成展布及其优劣,主要取决于构造沉积演化、断裂活动及活跃地质热流体异常侵入活动。(5)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其能够为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提供充足的气源物质基础。因此,该区应是我国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最具勘探潜力及资源远景的区域之一。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模式 储层特征 资源评价
何家雄 苏丕波 卢振权 张伟 刘志杰 李晓唐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 510760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498-499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