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煤层气资源量评价方法简述

煤层气是煤层自生自储的产物,煤层通过物理作用以吸附方式储集煤层气,吸附气是煤层气藏的主体。煤层气的储层必须通过脱水降压,才能解析释放出煤层气。获得煤层气的峰值产量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低的排气压力来达到高的煤层气采收率。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储层的基质渗透性极低,煤层气只有在具有相当的裂缝渗透性条件下才能被经济地开发。这些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的特殊性。从煤层气赋存机理与成藏机理来看,计算煤层气资源储量实际上是计算煤层中吸附气体的量。传统的体积法是针对流体或气体计算而言,计算的对象是储集空间内的体积量。而煤层气是依附煤层存在的,与固体矿藏的计算接近,传统的体积法已经无法适应煤层气资源储量的计算。煤层甲烷在煤层中有三种赋存状态,即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煤层甲烷以自由状态存在于煤的割理和其他裂缝孔隙中,可以自由运移,运移的动力是地层水压力和气体浮力。煤层甲烷绝大多数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一般可占煤层甲烷总量的70-95%。天然气在煤层中的储集主要依赖吸附作用,而不依赖于是否有储集气体的常规圈闭存在。煤层中还有一小部分气体以溶解的方式,存在煤层地层水中.这三部分气体构成了煤层气中全部气体总量,理论上计算煤层气储量,应该分别计算相应的气体量。提出了我国目前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的优化方法。鉴于煤层气资源储量具有固体矿藏与流体矿藏的特殊性,提出了井点控制法是勘探评价阶段计算煤层气资源储量的最佳方法。井点控制法的边界条件受煤层本身特征和开发生产特点共同制约。井点控制法确定的各级储量含义,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基本一致。规范了井点控制法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原则和选值要求,提出了计算煤层气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基本方法,为建立新的符合中国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储量计算规范奠定了基础。井点控制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探区的基本情况,确定以合理井距为间距的网格,以开发井所在的网格为中心,外推半个开发井距,作为探明储量的边界,单井控制的实际面积一般根据数字模拟软件确定合理开发井距后确定。当两口井控制的面积中间距离小于或等于一个开发井距时,这部分面积按探明储量处理。探明储量边界外围,根据外推一个开发井距,可以确定为控制储量范围,控制储量边界外围,还可外推一个开发井距,确定预测储量范围。煤层的含气量、渗透率、煤储层压力等重要煤层气评价指标,是关系含气煤层品质的关键因素,在煤层气勘探阶段,应经过多中试验与测定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求取,并以此作为评估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客观依据。

煤层气 赋存状态 资源评价

周姗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山东,266580

国内会议

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

青岛

中文

532-533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