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西部区块上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地化特征
本文研究地层区是南华纪以来的前陆坳陷区,早古生代地层以次稳定型或非稳定型沉积为主,主要分布于边缘的次级深坳陷中,而沿江隆起则几乎全为稳定型沉积,且厚度也小得多。研究区西北缘早古生代地层总体上其下部为杂陆屑–硅质页岩建造,向上以碳酸盐建造为主,沉积全为稳定的台地相泥质碳酸盐建造和单陆屑建造。沿江地区较长时间处于水下隆起状态,晚震旦世沉积是以局限台地相为主的白云岩,这种隆起状态一直保持到寒武纪末,奥陶纪至志留纪接受了浅海-滨海碳酸盐和单陆屑砂质沉积,结果表明,该区大隆组和龙潭组岩石总有机碳含量中等,孤峰组总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表现为混合型和腐殖型,根据类型指数的划分,干酪根为Ⅱ2型和Ⅲ型;研究区泥页岩的镜质组反射率(Ro)都比较高,这与南方地区地史时期内埋深作用导致海相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有关。
页岩气藏 储层物性 地球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徐波 周晓林 常鸣
中海油上海实验中心,上海市宝山区,20190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558-561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