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震散射波的运动学规律及波场特征分析

本文就地震散射波的运动学规律及波场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欲获得连续介质的散射波规律,必须从单点散射研究入手;(2)通过散射波的运动学分析发现,2D情况下的散射波时距规律满足双曲线特征,3D情况下的散射波时距面为Cheops金字塔形状,而且散射波的时距曲线(面)形状完全取决于从散射点到接收点的射线旅行时,即上行波是体现散射波时距曲线(面)特征的关键;(3)反射波只是散射波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反射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波,而是散射波相互干涉的最终结果,只能称其为“视反射波”;(4)视反射波不满足地震波传播的一般化规律,用传统反射波处理技术处理地震波场,因没有依据地震波真实的传播规律反演地质地震属性,同时存在人为改造的因素,在这一处理过程中就必然把大量的地震地质信息丢失,另外,未被收敛的散射弧上的信息也是地质体特征的体现,蕴藏着丰富的地质细节信息,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成像,最终的成像结果不但信噪比低,而且存在较大误差,甚至将会得到错误的结果;(5)散射是地震波对地质体响应和传播规律的一般化体现,因此,要想准确提取地震对地质体的响应信息,尤其是要想精细解决构造复杂、不均匀性突出的地质问题,必须基于散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一般化规律出发,最充分地利用地震波所携带的信息来解决地质问题。

地震勘探 反射波法 运动学规律

沈鸿雁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陕西,710065

国内会议

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

青岛

中文

643-644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