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页岩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与解释模型构建

此项研究针对Haynesville页岩开展了核磁共振岩石物理实验,共测量页岩岩心11颗,得到了核磁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粘土水体积以及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并对T2分布的形态和幅度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常规密度孔隙度相比,有些页岩岩心NMR孔隙度被低估。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页岩NMR孔隙度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构建NMR孔隙度与粘土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干酪根含量和黄铁矿的体积的关系,研究得出黄铁矿或干酪根是引起孔隙度偏小的主导因素,并相应地建立了页岩NMR孔隙度校正模型。利用核磁共振分布可以计算表面积、体积比和计算孔隙半径。图2为基于岩心H6的T2分布计算得到的计算孔隙半径,可以看出,这些页岩的孔隙属于微孔,这与来自Sondergeld(2012)的描述相吻合。所以,核磁共振T2分布是孔隙结构研究的新手段。
页岩气 孔隙度 粘土水体积 横向弛豫时间 核磁共振
谭茂金 宋晓东 杨萱 徐晶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东营,山东,257096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817-819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