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机载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发展

本文从红外制导武器威胁出发,介绍机载红外对抗系统的发展,着重分析了两种典型的适用于运输类飞机的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及其工作原理.通过以“楔尾”预警机、C-17运输机等为例进行典型的装机分析,研究了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装机方式.一架飞机安装定向红外系统受以下因素影响:(1)飞机使用环境;(2)飞机尺寸大小及其红外特征信号;(3)改装成本和难易程度。依据飞机使用环境,选择飞机飞机防护空域,然后根据飞机尺寸和改装成本决定告警系统和激光炮塔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从“楔尾”预警机、C-17运输机安装的定向红外干扰系统来看,告警器一般需要能够探测全空域来袭的导弹。对于大型固定翼飞机一般需要安装5~6个告警器才能满足要求。安装位置,一般为机身后体下部两侧各1个,机头下部两侧各1个,机身腹部1个,机身背部1个。对于运输类飞机来说,一般飞机后下方的红外辐射最大,也是最危因险的。从概率上讲,从飞机后下方位出现导弹的概率也是最大的。因此激光炮塔以拦截飞机后下方的导弹为主。若只安装1个激光炮塔,安装在飞机后体下方比较合适。另外为降低改装难度和改装成本,也可以将整个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包括告警系统和激光炮塔,集成在一个流线型整流体内,并以外挂形式安装在机身腹部。

运输类飞机 定向红外对抗 系统设计 装机方式

梁欣杰 王永超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分会飞机发展与设计第十次学术交流会

珠海

中文

392-395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