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6#高炉两次长期休复风的对比
对新钢6#高炉连续两次长期休复风过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分析了休风料组成和休风前后铁水物理热及Si、S、炉渣碱度、煤量,以及第一次复风过程不顺原因,为第二次顺利恢复提供了保障.总结了这两次休复风的得失,吸取了教训为以后休复风操作积累了经验.提出了在入炉碱金属、锌负荷偏高或炉墙存在粘结时,要提前1-2周适当发展边缘气流,以确保炉衬的光滑程度,避免休风时出现结厚,复风后出现大的渣皮脱落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开炉进程,休风前原燃料成分要保持稳定特别是烧结、焦炭成分,下休风料的时间要准确,防止预期休复风参数与实际出现大的偏差,休风时下降碱料的时间要把握好,降碱的幅度要到位,以改善开炉后的渣铁流动性的建议。
高炉冶炼 休复风操作 休风料 铁水温度 炉渣参数
李卫星
新余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炼铁厂
国内会议
秦皇岛
中文
248-251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