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洞穴调查研究的成就与前景

文章介绍了洞穴再地质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洞穴学发展到现阶段,已包含洞穴水文地质、洞穴形成与演化、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洞穴气候、洞穴环境、洞穴考古、洞穴生物、洞穴开发与资源保护,以及洞穴探测与制图等相当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学科分支。我国在洞穴探测、洞穴石笋与古环境重建研究、洞穴旅游开发、天坑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进展不够平衡,专业人才缺乏,同时也缺少纵向科研项目支持。洞穴学科的发展方向,除了传统的领域外,应重点开展:洞穴空间精确测量及建模、洞穴生成或钟乳石沉积的碳汇效应、洞穴(地下河)系统发育演化机理与模型研究、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因机理研究、洞穴环境系统监测与景观保护研究。同时,应关注洞穴生成的数确测年、洞穴系统发育机理及地貌效应、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科学分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因、洞穴环境系统组成要素相互作用机理、洞穴景观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研究。

洞穴学 水文地质 历史演化 资源保护

陈伟海 张远海 黄保健 朱德浩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七星路50号,541004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二十届洞穴学术会议

四川通江

中文

55-64

2015-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