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一例的血压管理

分析本例患者的特点,中年男性,高血压病史10年,近2年有发作性心悸。血压控制欠佳,有吸烟史及高血压家族史。查体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颈动脉有混合斑;心电图可见阵发性心房颤动;24 h动态血压提示血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全天血压轻、中度升高,有晨起高血压现象;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房性期前收缩、短暂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在多种降压药物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于预防房颤的发生以及降低房颤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作用尤为显著。VALUE研究显示,缬沙坦较氨氯地平的新发房颤发生率减少16%、持续性房颤发生率减少32010。LIFE研究表明,以氯沙坦为基础的降压药在减少新发房颤或复发方面优于阿替洛尔。氯沙坦可能通过改善左室肥厚,降低新发房颤发生率。基于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2007 ESH/ESC高血压指南指出,RAS抑制剂可减少新发房颤的发生,ARB、ACEI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较好药物。《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推荐ARB、ACEI用于房颤的预防。目前,在预防房颤复发方面的研究较少,一些小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ACEI、ARB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可预防电复律后房颤复发。另外,氯吡格雷联合厄贝沙坦预防房颤心血管事件研究(ACTIVE-I)是第一个评估ARB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心脑血管预后影响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该研究显示,厄贝沙坦对于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脑保护作用充分,可降低心衰竭住院风险14%,降低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复合终点13%,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复发11%,减少患者心血管病住院次数及天数。有关其他降压药物的相关研究提示其可能也对房颤具有一定作用。研究显示,对于收缩性心衰竭患者,在RAS抑制剂治疗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27%新发房颤风险。另有研究表明,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比钙通道阻滞剂(CCB)更能有效降低房颤风险。非二氢吡啶类CCB则可用于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维持房颤复律后的窦性节律。目前,各种利尿剂在预防新发房颤方面的作用则不明确。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血压管理 临床应用

喜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北京

中文

357-360

2013-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