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点建设的实施与管理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建设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规划与建设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建设入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模式,提出了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建设的具体措施,提出在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首先必须正确把握因地制宜,规划先行,政策保障,群众自愿,资金整合,规范操作这五个原则性问题,才能确保农民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公开、公平、公正”的开展;还必须坚持”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划,建新必须拆旧,以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总体规模有一定的下降。按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农村居民点类型和现状采取不同的整理模式:同化嬗变模式,迁移集聚模式,梳理改造模式,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建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与社会综合发展的决策机制,加强村建规划和管理,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浓厚氛围,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构,筹集专项资金,并且做好长期进行的计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积极研究制定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相关技术,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实效。
新农村建设 居民点建设 专项资金 融资渠道 土地整理
沈涛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湖南湘潭411100
国内会议
湘潭
中文
409-414
2013-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