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箍节点后锚固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某设备厂房因生产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柱上增设钢牛腿而设计的钢抱箍进行研究,通过对钢箍节点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规范做法和有限元做法进行对比,对具体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和优化,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柱上增加型钢牛腿进行设计计算,对规范法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规范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由于本文是在弹性假定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数据表明,在翼缘附近的锚板和混凝土接触面有非线性特征,存在压碎或拉裂的可能,锚板厚度增加会使传力更加均匀,本例中选40mm厚的锚板基本能够满足锚板平面外刚度无穷大的假定,在设计时锚板厚度还可适当减少。 另外,由于《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对受力锚栓锚固深度有较严格的要求,很多实际工程中都必须将柱对穿锚固,当节点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栓进行连接,以充分利用锚筋的强度。
厂房建筑 钢箍节点 后锚固 加固处理
周仕仁 罗永峰
同济大学;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同济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与加固修复暨第一届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质量安全检测鉴定技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506-509
2013-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