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近郊区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以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随着定居下沙的园区工人和居民逐年增长,该地区正加速从单一功能的工业区,迈向多功能综合性的产业经济区。要完成此次转化,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完成“宜居”目标,建立生态工业型、资源循环型城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笔者提出科学发展理念的树立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大力宣传,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主体落实,全面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与国外经验,开发下沙副城的产业循环机制,并通过加大环境产业资金投入与合理的环保技术投资补偿,以支持循环机制的稳定运行,并吸引更多的具有先进环保技术的企业入驻下沙。工业园区要“变身”副城,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发展功能多样化、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以适应副城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服务的需求。在循环经济基础上,开发区应在江北区块和江东区块各自承担不同职能的情况下引入工业排放配额制。

城市近郊区 环境保护 产业升级 资金投入

姚炬洋 卞显红 朱诗画 高昡 卢佳 陈怡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首届“环境·遗产·城镇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59-66

2013-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