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发展战略规划与南部湿地公园设计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龙门石窟这一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何解决遗产地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是本规划的工作重点。 规划围绕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核心,从遗产.风景、旅游和社会发展的四个方面展开,总目标是在21世纪为全中国和世界人民“再现一座具有大唐风格的自然山水园林”。构思要点如下: 整体考虑“龙门世界文化遗产园区”(3170hm2)的保护,使用及其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从遗产资源保护与提升的角度,对联合国认定的遗产保护区范围内(331hm2)的世界文化遗产予以严格保护,对园区其他区域的历史遗存予以发掘、保护或再现,达到景区由石窟“景点”向石窟“景面”的改变和园区遗产的“本体”提升。 从风景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对园区予以风景保护、景观整治,环境生态修复,重建龙门山水生境,恢复历史上地域生物多样性,提升风景资源品质,重现龙门山水胜景。 从旅游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扣除遗产保护区范围(含石窟本体范围)和风景名胜核心保护区(436hm2).在其余范围内(2734hm2,其中包含建控地带1220hm2)适当增加旅游活动项目与配套旅游服务设施。 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将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人居园区予以规划,综合解决当地居民生存与遗产地、风景区保护之间的矛盾,力求将2734hm2的规划发展对龙门世界文化遗产地和龙门石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 综合上述四方面规划,遗产、风景、旅游、社会四位一体,营造理想的中国山水园林人居环境,使之可以观赏,可以游览、可以生产,可以生活。
世界文化遗产 战略规划 湿地公园 园林设计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团队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5-40
2013-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