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东西向成矿带概述

从大地构造入手,论述了中国东西向成矿带的展布特征,指出了东西向构造在中国找矿工作中的重要性.南岭成矿带最常见的是热液型、矽卡岩型与沉积型,此外还有离子吸附型、斑岩型等。在矿种上以钨锡、铅锌和稀土稀有金属等3组最发育,产出了许多全国著名的大型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其中具有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并且在隆起部位以燕山期侵人活动为主,而凹陷部位常发展为火山盆地。产生了矽卡岩型、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粉岩型和斑岩型矿床,其中以矽卡岩型最具特征,分布最广。蒙中-冀北-辽东成矿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中该成矿带出现了多样化成矿环境,其中以元古宙裂谷或裂陷槽环境与中生代断陷盆地环境最突出。成矿组分以铁、铅锌、金和稀有稀土金属为主,其次有钥、铜、汞、锡、钨等。

矿床成因 地质特征 矿物成分 找矿前景

任原康 刘家华

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3第四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

南京

中文

432-434

2013-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