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美国对华”争夺型公共外交”的意识形态工具属性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发展,中国崛起步伐不断加快,美国对中美两国力量对比变化日益敏感,迟滞和阻遏中国崛起的焦虑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但是圄于自身实力相对下降,并为推行”巧实力外交”,美国对华战略日益表现出在宏观层面加大对中国进行牵制的同时,在微观层面加紧实施以民众为对象、以民生和社会议题为切入点、以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为助力的”争夺型公共外交”.本文将结合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陈述美国对华”争夺型公共外交”的表现和原理,论证美国”争夺型公共外交”的意识形态工具属性,分析”争夺型公共外交”开展的重要支点,并提出了旗帜鲜明地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注重对新传媒环境下国内良性舆论环境的建构和营造,“固本强基”,有效消解西方“争夺型公共外交”的消极影响,把公共外交作为平台和载体,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公共外交做法,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等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把握国际国内话语权的应对之策.

争夺型公共外交 意识形态 中国 美国

孙一楠

中联部研究室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长春

中文

624-631

2013-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