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岩溶演化序列--以房山地质公园圣莲山为例
”喀斯特(karst)”得名地位于斯洛文尼亚与意大利接壤的喀尔斯(kars)高原,以岩溶夷平面与岩溶洞穴层状组合成4级岩溶演化序列.中国南方岩溶主要以云南和桂林为代表,形成了云南石林、阳朔峰丛、桂林峰林和孤峰平原4级岩溶演化序列.中国北方岩溶以房山地质公园圣莲山园区为特色,为房山北部大石河上游一个小型的岩溶盆地,地质构造属于百花山向斜的南翼;地层从下至上依次为寒武纪张夏组鲕粒灰岩、炒米店组条带状石灰岩和奥陶纪石灰岩;新构造运动的隆升形成8级岩溶演化序列,从高到低依次形成穿洞(通风洞)、孤峰(莲子峰)、脚洞(圣米石塘)、房山地貌(笔架山)、岩溶夷平面(晾马台)、北西向岩溶墙(翠屏峰)、北东向岩溶墙(神牛岭)、溶洞(隐仙洞)岩溶地貌景观;穿洞为北京西山最高的岩溶洞穴,孤峰为残存的新近纪峰林地貌,圣米石塘为孤峰脚洞,笔架山为新近纪石林与第四纪岩溶陡壁组合成的房山地貌,晾马台为中更新世形成的岩溶夷平面,翠屏峰和神牛岭为晚更新世形成的岩溶墙,隐仙洞为全新世形成的岩溶洞穴.
岩溶 演化序列 房山地貌 溶蚀形态
吕金波 王泽龙 刘增会 刘增利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北京102206 北京市房山区圣莲山风景区 北京102461
国内会议
贵州织金
中文
40-43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