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法学翻译与分析法学在中国的发展

法学翻译与法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未引起中国法学界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分析法学是一个从方法角度命名的法学流派,它主要关注的是法律的性质、基本法律概念的性质以及部门法的哲学基础等问题,侧重于探讨法律概念和范畴的逻辑结构与必然属性。 我将中国法学界翻译分析法学著作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06年到,979年,这个阶段国内有一些学者写了介绍分析法学的论文,但没有人翻译分析法学的著作。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到,995年,这个阶段中国法学界开始翻译分析法学的著作,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开始翻译哈特、德沃金和拉兹等分析法学家的文章。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开始大规模翻译分析法学著作。在自然法学、法社会学、分析法学和历史法学这几个大的法学流派中,分析法学著作的汉译史起步最晚。具有译著与原著出版的时间差逐步缩小、译者的年轻化趋势、翻译的选题具有随意性。分析法学翻译影响当代中国的西方法哲学研究、法理学教材改革。通过名著名译建立汉语的分析法学传统,从而形成中国的分析法学派。紧密追踪世界法哲学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他们的前沿研讨,这是中国法哲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法学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大有可为。

法学翻译 分析法学 历史演变

邱昭继

西北政法大学

国内会议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法——移植与创新国际会议

北京

中文

39-59

2013-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