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类型电影:民族与叙事
类型片的艺术创作并不能归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无论是好莱坞的西部片、印度的歌舞片,亦或是中国的武侠片,商业类型片的本源形态始终是一种“大众文化”形态,新时期以来,以小众化的艺术电影为主流的电影制作方式急需转型。而如何有效地弥合高雅与低俗的鸿沟,发展稳固的观众群体,实现类型的消费和接受,是中国类型电影发展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语境中,与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重新崛相伴相生的是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输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各国都在积极借鉴好莱坞电的技术手段和叙事蓝本并融入本民族文化特质加以提炼与表达,英国遗产电影、印度歌舞片,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相继推出并大获成功的亚洲恐怖片正是国外类型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环抱中成功突围的经典范例。面对好莱坞大片即将大举压境的现实困境,中国商业类型片的创作也应在积极借鉴域外经验的同时,扎实立足于本土观众,重新回顾中国早期类型片的发展轨迹,找寻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早期类型片仍能焕发勃勃生气的根本原因,再续被延宕已久的民族叙事传统,以更加沉稳、从容的姿态,建构有中国民族文化个性的主流类型形态。
类型电影 民族文化 叙事方式 艺术创作
张杰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0-185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