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葡萄文化史概论

栽培葡萄是中国引进外来作物的一项重要成就,自夏商时代传入后与中国本土野生葡萄一道逐渐形成涵盖物态文化(包括生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大层面的葡萄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古近代葡萄文化内容丰富,悠久灿烂.中国古近代葡萄文化的发展演变可以分为滥觞期、形成期、鼎盛期、繁荣期、中衰期和转型期六大阶段.中国古近代葡萄文化具有持续性、融合性、丰富性、不平衡性、边缘性等性质特征.中国古近代葡萄文化兴衰的主要原因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与引入品种的有限性制约了葡萄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制约着葡萄生产的发展;葡萄科学技术的水平对葡萄生产的重要影响;社会、文化等领域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葡萄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礼仪阻碍了葡萄酒的消费方向.中国古近代葡萄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葡萄文化并非始终落后于西方;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对世界葡萄文化史有着重要贡献;对当代中国葡萄文化的开发、培育和创新,及葡萄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葡萄文化史 性质特征 自然条件 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

陈习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

葫芦岛

中文

27-36

2013-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