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北京牛街本地回族与外来穆斯林的关系研究
笔者用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对自北京市实施老旧城区改造,牛街地区拆迁改建近二十年来本地回族与外来穆斯林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双方的互动与冲突的分析,为促进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为提高人口素质及城市的包容度、创新城市活力,加强民族团结、关注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一些有用信息.在日常相处中,牛街回族对外来穆斯林既有基于民族宗教情感的关注,又有对普通外地人的轻视。基于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使之相互认同,又因经济发展水平、宗教文化认知方面的差距,产生了不相适应的冲突。本地回族提升了外来穆斯林的文化意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外来穆斯林带动了本地回族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做合格穆斯林的外在意识;这种交往和互动,促进了回族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本地回族与外来穆斯林关系良好发展,应加强民族、宗教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中华一家亲认识;街道办事处应与来京较多的穆斯林聚居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对外来穆斯林加强管理与培训。总体来看,现代回族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民族、宗教认同在经济关系中受文化层面认知的影响.正是在在这种认同与冲突的互动中,中国伊斯兰社会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有益于提高人口素质及城市的包容度、创新城市活力。
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宣传工作 沟通机制
杨青
民族出版社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905-914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