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本土生态知识在生态维护中的利用价值

本土知识即”地方性知识”,它是某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过滤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归属性.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以”工业文明”为标榜的文化体系,给世界上不同类型的文明形态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也给文化的多样性并存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实践证明,我国各族乡民的本土知识在生态维护面前各有其合理性、有效性及实效性,只是在当下的生态维护工作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就迫使人们必须从我国各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知识事例入手,去认识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以此来证明利用本土生态知识去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方式,试图为当地的生态维护困境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针对该地区独有的生态系统,要充分了解其脆弱环节,在不轻易改变该区域生态系统本性的前提下,利用该民族的本土生态知识和技能,开展生态恢复工作;其次,对当地的本土生态知识进行挖掘、整理、提升,提炼出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性生态知识,对该地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治理。只有这样,生态问题才可能获得救治;只有这样,生态维护才可能有序实施。

生态维护 本土知识 环境治理 民族地区

张宝元

吉首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1015-1025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