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甘肃地处西北,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区段,中国境内”丝绸之路”4000多公里的近40%(约1600多公里)在甘肃,不仅河西走廊,整个甘肃从陇东泾河流域到渭河流域以至洮河流域,都曾是丝绸之路上的要道.自古迄今,甘肃一直是多民族繁衍生息、频繁活动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甘肃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促进了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甘肃民族文化.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有着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甘肃民族文化,既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心,激发民族创造力,增强各民族的互相了解与沟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丝绸之路的申遗,都直指跨民族文化的保护.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的贸易通道,甘肃应抓住丝路这一文化符号,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探索以“民族文化符号”为开发重点的民族特色旅游开发模式;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民间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民族文化 保护工作 旅游开发 交流机制
张世海 余吉玲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1093-1099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