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纳象征仪式论视阈下的回族婚礼仪式浅析
特纳作为经典人类学民族学流派中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在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的基础上发展出关于仪式中”阈限”的象征主义特性.回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既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又保留了其本身的宗教传统,这种文化特色也体现在其婚姻仪式的举办上.以一场回族婚礼仪式作为研究对象,以特纳象征仪式论关于”阈限”的三阶段为视角,将回族婚礼仪式进行过程分析,指出其是如何从阈限前到阈限并最后归于阈限后的平静,从而证明阈限中的”反结构”行为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家庭结构稳定.
婚礼仪式 特纳象征仪式论 家庭结构 少数民族
张莹莹
石河子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1100-1108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