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哈尼族南迁文化与南方丝绸古道关系研究

南方丝绸陆路通道始于成都,取道云南,跨越缅甸,通向印度和中亚以及西亚地区,直抵欧洲,最初只是民族迁徙路线和民间古商道,从汉武帝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间,完成了从民间商道向官方外交干线的角色转变.哈尼族是北来氐羌集团系统沿川滇臧”民族走廊”南下,经同源异流迁移分化后,形成的单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态中,哈尼族的南迁路线与南方丝绸陆上古道或重叠或离散,哈尼先民也在迁徙史上的不同生态位下积累了寻求生产资料和平衡生存空间的集体经验智慧,族群的边界因其群体内部的差异化叙述逐渐形成,而族际互动又为其独特文化样态之形成提供了外部动力机制,并最终形塑了大致统一的文化样态,较典型的是梯田稻作农耕文明和”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的哲学宇宙观.此外,哈尼族在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沿途与其他民族产生交集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殊异文化的采借和自身文化的传播,哈尼族文化印记也因此跨越了政治和疆域的边界而分布,并在现代一体化进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迁.

民族迁徙 文化传播 丝绸古道 哈尼族

罗丹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373-384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