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木匠·血盆饭·水和尚-乌江船夫文化的人类学解读

乌江沿岸各民族”水木匠”在充满神性的仪式时空建造木船,包含造船工艺,表达宗教意识,承载生存智慧,反映生活状貌.乌江船夫文化是在乌江航运凶险、物产资源丰富和多民族杂居交往的环境中,由于历史时期船排航运而产生独特文化事象的总和,包括水道状貌与航运历史、运载工具与操控技艺、物资流通与文化交流等,其中“水木匠”与船只制造、“血盆抓饭”与船工操舟和“水和尚”与水上生活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甚至民族性特点,承载着特定时空族群的乡土社会文化模式,表现为信仰崇拜、仪式空间、生计模式、亲属关系、家庭继嗣等特殊文化符号。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当下,需融通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来解析、把握甚至利用这份特殊的族群文化遗产。

船夫文化 人类学 乡土社会文化模式 乌江流域

彭福荣 吴昊

长江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527-539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