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反思
就我国乃至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来看,建立名录制度是其核心环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建设性的反思立场出发,特别是基于人类学的文化理念考量,非遗名录制度在学理上有失偏颇,在实践中也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性的遮蔽;文化遗产价值的绝对化与层级化;政治、经济主宰之下文化内涵的边缘化;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对文化本真性的损害.可以从两个方面推进非遗名录制度的完善:尊重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确立科学的非遗保护工作理念;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非遗名录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制度 文化保护 人类学
陈心林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42-51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