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应加强“中华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宣传和引导;建构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应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的认同,调整和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应转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进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加强“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应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大力推进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
民族共同体 历史命运 国家政治 经济利益 精神文化
邓新星
中国人民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云南临沧
中文
88-99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