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不同生态区气候因子对丹参主要药效成分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对温湿度、降雨、日照时数等主要气候因子对陕西省不同生态区布设22个试验点的丹参根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影响,探讨2类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及组成比例与生境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科学拓展丹参适宜种植区和中药材”成分定向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分别从各试验点取0.3~0.6 cm直径等级的干燥丹参根条,采用RP-HPLC指纹图谱技术检测丹参主要药效成分,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丹参根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总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积累水平、差异规律及其与生境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酚酸类成分相对含量由南至北基本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而酮类成分则随纬度升高显著降低.总酚酸类与总酮类含量的比值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在陕西省地域尺度内,丹参根中总丹参酮的积累水平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强,强弱顺序为年均相对湿度>年均20cm地温>年均水汽压>年累积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均昼夜温差>年活动积温>年均风速.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更有利于丹参酮类物质代谢积累;丹参酚酸类成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未表现出规律性,气候因子对酚酸类成分的调控机制更为复杂.
丹参 生态环境 气候因子 药效成分
张辰露 梁宗锁 高峰 刘峰华 魏良柱 赵宏光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陕西西安710015 天津天士力中药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410
国内会议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83-88
2016-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