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安徽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脂溶性成分与不同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不同生态环境与丹参性状特征、脂溶性成分含量相关性.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14个地区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HPLC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安徽不同区域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脂溶性成分含量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色的皖东地区为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色的皖南地区为低.结论:不同环境的丹参在脂溶性成分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且与性状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

野生丹参 性状特征 脂溶性成分 生态环境

史顺敏 俞年军 邢丽花 于凡 彭代银 陈卫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12;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中药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安徽合肥23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12

国内会议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94-97

2016-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