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ISSR的甘肃野生当归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目的:对甘肃不同野生当归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省8个居群的127个野生当归样本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32软件分析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Ⅰ)等遗传信息参数,应用NTSYS软件构建遗传距离UPGMA聚类图. 结果:8条引物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3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06%.野生当归居群间的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Ⅰ)为0.3569, 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2309,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064,基因流(Nm)为1.131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0205~0.1944. 结论:甘肃野生当归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低于居群间;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不同野生当归居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野生当归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朱田田 晋玲 杜弢 马晓辉 赵仁美 丁玉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藏)药资源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藏)药资源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97-101

2016-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