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MS测定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部位及土壤中的11种无机元素
目的:探究无机元素在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用药部位中的分布及在土壤中的富集特点. 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茯苓皮、白茯苓、赤茯苓及其菌核生长附近土壤,应用ICP-MS测定茯苓不同部位及土壤中K、Na、Mg、Fe、Mn、Zn、Cu、Se等11种无机元素含量. 结果: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各部位元素分布有一定差异,大多数元素在茯苓皮中含量较高,茯苓不同部位总的无机元素含量顺序为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苓不同部位对无机元素的吸收有选择性,但均以K、Fe、Mg、Na含量较高;茯苓不同部位对11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存在差异,变化范围为0.0052~0.7823. 结论:建立的ICP-MS方法测定简便、准确,适用于金寨地区仿野生茯苓不同部位及土壤中这1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K、Mg、Na在茯苓皮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赤茯苓和白茯苓,可能与茯苓皮的利水作用相关,白茯苓中Zn含量较茯苓皮和赤茯苓高,推测其在白茯苓健脾和胃中起到一定功效.
仿野生茯苓 无机元素 分布特征 土壤环境 富集特点
陈卫东 王妍妍 施晓艳 彭慧 俞年军 赵宏苏 彭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国内会议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224-227
2016-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