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中国中小学学校园发展述略
学校园是近代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在中小学中推广设立的以自然科学教育和农业教育为主要目的小型种植园、植物园或综合性园林.本文概述20世纪前期中国学校园的发展概况,及其兴起产生的国际背景与国内社会文化背景.学校园(School Garden)是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在中小学校中普遍设立的、以自然科学教育和农业教育为主要目的小型种植园、植物园或综合性园林,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用于游憩或美化的校园绿地和校园环境。学校园是具有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教育场所,但其中以智育为核心,即学校园是直接服务于自然科学科、农业劳作科的户外教室和实验场所。有关民国时期这两科的教育宗旨,根据它不仅传播知识与技能,更是作为一个训育的工具,参与塑造了20世纪中国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观念与态度。
学校园 历史演化 社会文化 教育功能
张蕾 徐苏斌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10-212
2013-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