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物根系生长对极端水情变化的响应
选择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蓠蒿(Artemisia seleng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探讨长期淹水与旱化处理对3种植物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灰化薹草和藕草在长期淹水条件处理下主根长度、须根长度、主根重量以及须根重量均明显大于旱化处理;蓠蒿根系生长特征则显示了相反的趋势.②在长期淹水条件下,各植物主根长度及须根长度差异不明显;而在旱化条件下,3种植物主根长度则显著高于须根长度.③在长期淹水条件下,3种植物主根重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灰化薹草>藕草>蓠蒿,而须根重量则为灰化薹草>蓠蒿>虉草;在旱化处理条件下,3种湿地植物主根重量与须根重量差异均较明显.④在长期淹水条件下,3种植物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差异显著;而干旱处理条件下各植物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差异不明显.⑤3种植物的主根长度和须根长度、主根与须根长度之比以及主根重量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湿地 植物生长 水情变化 响应机制
游海林 徐力刚 姜加虎 许加星 邓建明 王晓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827-837
2013-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