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中西部高校档案事业差异性研究

高等学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机构是集中保管学校各种档案的基地,是利用档案开展爱国、爱校的教育基地,是提供档案为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利用服务的中心.针对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笔者分别从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六省市选取了六所高校档案馆,对人员配备、馆藏档案和档案编研三方面进行分析。西部地区高校档案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分析档案事业发展大势,努力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不断创新档案事业发展思路,使制定的规划更具前瞻性、创造性、科学性,更加符合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档案专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档案人才制度环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此外,加强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形式,开展档案资源整合。进一步丰富并优化各级档案馆馆藏,确保应进馆的档案依法接收进馆,逐步实现馆藏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档案收集、征集力度,加快对散存在民间及境外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征集步伐,尽快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为档案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档案资源支撑。

高等院校 档案管理 队伍建设 激励机制 业绩考核

杨棉月

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

国内会议

2013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

厦门

中文

99-102

2013-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