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改造效益对应校园微气候之初探--以台湾某小学为例
密集化的都市是都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而具微气候调节作用的绿地在人口密集的都市相对较少.其中,以遍布广泛之中、小学为重要绿地来源之一,藉由校园中、小学环境之改善工程,屋顶能够增加都会环境的绿化面积,藉由绿化植物蒸散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减缓都会热岛效应.校园建设项目中,针对校园环境的改造,主要影响项目除景观与教育机能外,另外也对校园温热风环境有所改变,其改变程度与校园温度调适机制的强弱有关,因此本初探在成效分析上,将整合”铺面热通量”、”风流分布”、”室内空气质量”的项目,配合代表校的挑选进行整合性环境评估.并藉由改造前后的差异分析,据以分析环境改善建设对应都市校园环境的改变.透过实测数值数据库得以进行初步数值分析,理解整体”铺面热通量”、”风流分布”的分布情形,依本初探在成效分析上,配合代表校的挑选进行整合性环境评估.并藉由改造前后的差异分析,据以分析校园环境改善对应都市校园环境的改变.
中小学校园设计 环境改造 室内空气质量 铺面热通量 风流分布
李彦颐 李玮轩 林宏骏
树德科技大学建筑与室内设计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46-551
2013-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