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指标应用之行动研究
台湾于2002年12月订定”台湾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作为评估及检核台湾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并逐步建构全台湾层级的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在此同时,各县市政府也据以研拟订定县市层级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县市层级的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建构,固然让都市小区居民与周遭生活环境产生新的互动思维,有效凝聚对于生产、生态、生活的共识.但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实际应用,才是重建都市小区中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成为推动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位于台湾省桃园县的两大典型都市小区(中圣里与中泰里)为例,经由长达三年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过程,辅以参与式观察(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method)与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探讨如何有效应用县市层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于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以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小区生活方式跟相对应的小区层级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本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应用指标于营造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涟漪效应(ripple effect),会形成具回馈效益的循环型体系.第二、以具象且常见的”植物”做为推动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形塑”化被动为主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行为模式.第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实际应用,会因应区域环境与居民属性而有所不同,因而导致必须因地制宜地改变指标的操作型定义与计算方式.
都市小区 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指标
王本壮 蓝忻怡
台湾联合大学建筑学系 台湾联合大学创意统合设计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748-754
2013-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