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散点图:诊断窦房结功能的分离现象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呈扁平的椭圆结构,是一功能结构体.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行使整体功能,控制心脏的节律,使心率”平滑”的增速或减速.理想状态下,心率的增速与减速遵循正弦曲线的形式.与房室结会出现双径或多径路一样,在某些病理或生理情况下,窦房结整体功能会发生分离,出现两个或多个起搏点,它们发生冲动的频率(自律性)和频率的加速度不一样,使窦性心律呈现出一些特有的现象.笔者采用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并与Lorenz-RR散点图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大量的窦性心律散点图形,发现窦房结功能可产生分离,出现心律的”纵向”和”横向”分离现象。 窦房结功能的“纵向”分离现象,推测为窦房结内的2个起搏点,在不同的时间内分别控制着窦房结以一定范围的频率控制着心脏的节律,不管是哪一个起搏点发挥作用,窦房结均表现为整体功能,只不过整体功能的状态(频段)不同而已。有趣的是2种节律(一快、一慢)的P波似乎没有发生变化,也说明了上述推论。窦房结功能的“横向”分离现象,推测为窦房结内的2个或多个起搏点在同一时间内竞争控制窦房结的功能,由于不同起搏点的固有频率不一样,在同一时间竞争会发生干扰或隐性传导,故窦性节律快慢不一,有趣的是3例患者的P波形态发生了变化,亦说明了上述推论。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2.3岁,最小66岁,最大80岁。说明窦房结功能分离可能是窦房结功能退化的表现,应该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描述的又一特征。第3例患者纵向分离的窦性心律频率为122次/分,这一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为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此例为女性,亦支持这一诊断。
窦房结 分离现象 心散点图 起搏点
向晋涛 李晓清 陈元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117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