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电治疗终止室速新方法
前瞻性随机研究已经证实ICD可以降低那些室速或室颤风险增加的冠心病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超过80%的心脏性猝死者患有冠心病,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当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不能终止室速时,高能量双相电击是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唯一电治疗方法.然而,ICD电击会损伤心肌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接受高能量电击患者与未接受电击治疗患者相比,其病死率可增至2~3倍.高能量ICD放电与装置功能异常、严重并发症等也显著相关.因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Ajit H.Janardhan等研究探索低能量电治疗终止室速的新方法并发表于JAm Coll Cardiol,笔者对其研究进行简要介绍.该研究显示在活体心肌梗死后单形性室速的除颤阈值是具有时相依赖性的,而在单个室速周期内多次低能量电击可以消除这种时相依赖性,因而多阶段电治疗的除颤阈值比单次双相电击低。该研究中ATP终止单形性室速的成功率为10%,远低于人体内ATP对<200次/分钟的单形性室速的终止率(78%~94%)。在人体内,室速的频率越高,ATP终止的有效性越低,一项研究证实ATP终止188~214次/分的室速的有效性为84%,而ATP终止214~250次/分的室速的有效性为69%。该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室速平均频率为339次/分,因而ATP的有效性低。低能量多阶段电治疗不能取代ATP治疗,但可以作为其补充,在ATP治疗失败之后尝试进行,以避免高能量的双相电击而减少潜在危害。目前ICD在ATP治疗失败后的标准治疗是高能量双相电击,低能量电治疗如果有效则有望替代其在临床应用。该研究显示多阶段电治疗的平均除颤阈值比单次双相电击低80倍。此外,以较低电压20V进行电击时,多阶段电治疗对单形性室速的终止率高于单次双相电击,而适于成为一种低能量电治疗方法减少ICD高能量输出的需要。该研究证实除颤电极由冠状窦电极与RV电极构成电击向量,使电击能量大部分限于心脏本身而能有效发放多阶段电治疗。特别是这种电极构成方式在多阶段电治疗失败时,也能通过传统的右室到上腔静脉或脉冲发生器机壳发放ICD电击。
室性心动过速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低能量电 临床疗效
王立群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6-250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