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周长对ICD的ATP治疗的影响
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被心室超速起搏所终止。在单个折返环内刚除极部位的心肌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而折返环的其他部位处于相对不应期及兴奋期。一次折返发生时只有除极波头部所到达的部位恢复了兴奋性,并且未发生头尾相碰撞的时候,室性心动过速才可能持续。因此,能导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必定存在一定的可激动间歇。起搏信号进入可激动间歇,如逆向传导与原除极波峰头端相碰撞,而前向传导又始终未能追上原除极波峰的尾端则形成拖带,心动过速不能终止,但如果前向传导追上原除极波峰的尾部则心动过速终止。ATP功能能通过上述机制有效的终止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室速周长是ICD患者ATP治疗成功终止室速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室速频率越快,可激动间歇越短,ATP治疗就越困难。文献报道,室速周长变换可能在两个方面来影响ATP的疗效:①室速周长延长时折返环的可激动间歇延长,B受体阻滞剂可进行性延长室速的周长,增加了ATP治疗的成功率;②室速周长的波动本身体现了室速的不稳定性,室速有自行终止的可能。有学者认为,该类型的室速是非持续性的,室速终止是自发的,ATP并未对其产生影响。
室速周长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 临床疗效
吴立荣 郎勇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0-253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