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诊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有些可以造成猝死,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处理快速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和急诊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任何专业的医生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近年来有关心律失常处理的观点有一些进展,特别是对治疗理念方面有不少新的建议,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尽管急诊心律失常可能需要综合的处理策略,但若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将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如果心律失常发作时出现意识障碍、心肌缺血性胸痛、急性心衰、休克、低血压等情况,属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此时心律失常需要紧急处理。治疗措施应更多地考虑疗效。如果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则应采取一些检查措施以明确诊断,处理时可以进行多种选择,并要更多注重治疗措施的安全性。如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为心律失常的原因,虽然治疗顺序上可能不在首位,但应强调原发病的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室颤,伴有严重心力衰竭的室速,随着心肌再灌注的建立和心功能的好转,心律失常也能够得到控制。某些诱因也可直接导致心律失常,如低血钾或抗心律失常药物造成的扭转型室速等,应该给予纠正。恶性心律失常的短期预后当然不好,因此需要立即处理心律失常本身。但有些心律失常(如房颤),从预后的角度,上游治疗和抗凝是改善预后的治疗措施。因此即使在急诊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列入治疗措施中。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室颤或无脉搏室速,在原发病不能很快得到诊断或处理的情况下,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要和立即的任务。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患者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其药物可选择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氟卡尼、伊布利特(ibutilide)、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硫酸镁、维纳卡兰等。

心律失常 急诊处理 药物治疗

朱俊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584-592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