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房颤律率治疗:药物与射频消融优劣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正常人群发病率为0.15%~2.3%,成人为4%,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房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颤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引起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其死亡率较正常人群来说增加了2倍以上,脑卒中等致残率则更高.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房颤的防治已成为心血管专科医师的临床热点及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介绍当前房颤的传统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两大类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虽然导管消融能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但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房颤的复发还是较为常见。几项新近的研究表明,对于房颤消融,甚至是那些非常适合消融的患者,其晚期复发是比较常见的,其复发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是消融后早期房颤复发。迄今为止,尚无对照导管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疗效及预后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结果。因此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到底能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其有效性怎么样,卫生经济学的考量又会怎样,让业者心存疑虑。 正在进行的CABANA试验将最终回答这些问题,研究目标纳入3000例患者,现入组973例。其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维持窦性心律与降低死亡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统一、有效、直观的房颤疗效评估手段;评估房颤治疗的卫生经济学指标与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评估心房重构和总死亡率、脑卒中风险以及是否需要抗凝的相关性。CABANA试验作为当前最大规模的房颤消融临床试验,其结果将对房颤复发、房颤治疗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为是否对房颤采取更加积极的消融策略提供依据。CABANA试验结果的揭晓必将为临床治疗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现行指南建议,对于经过至少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可以进行导管消融。此外,有专家认同,导管消融是合理的治疗选择。MANTRA-PAF研究的结果支持上述建议,但未能证实消融是否优于药物治疗。此领域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有以下几个问题:消融相对于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消融是否对无症状患者有益、消融效果的持续时间、消融是否可延缓阵发性房颤进展至持续性房颤等。目前正在进行的CABANA研究可能会就其中一些问题给出答案。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 临床疗效

程晓曙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592-595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