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电图:保护膈神经新技术
当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无效时,以肺静脉为中心的消融术则成为重要的基本治疗.房颤消融术应用的能量有多种,其中包括冷冻球囊的环肺静脉隔离术.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容易伴发的各种并发症中,最多见的为膈神经麻痹,发生率约3%~11%.引发膈神经麻痹的合并症常在右上肺静脉(RSPV)消融隔离术时发生,目前已有多种方法或措施预防膈神经麻痹的发生,包括消融术中起搏右侧膈神经,并经腹部触诊判断患者腹式呼吸的强度,当术中患者的腹式呼吸减弱发生时需立即停止消融.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方法能及时有效地预防膈神经麻痹的出现,这使膈肌电图这一保护膈神经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将2个记录体表心电图的标准电极贴片放置在胸壁,一个(A)位于剑突上方约5cm处,另一个(B)置放在右侧肋缘,B与A的距离为16cm。任何生物电记录仪均可应用,采用双极电极导联的记录方式。双极记录的膈肌生物电信号经记录仪进行放大与记录,滤波频率通带为3HZ至SKHZ。双通道或多通道记录仪同步记录体表Ⅰ导联心电图及膈神经电位图。记录纸速100mm/s。消融术中经上腔静脉内的起搏电极导线以60次/分有效起搏右侧膈肌神经时,则能稳定记录到同步的膈肌电图。冷冻球囊消融过程中,用手触及腹部膈肌部位并判断膈肌运动情况,同时观察膈肌电图,当膈肌电位幅度下降20%时,立即停止冷冻消融。
心房颤动 消融术 膈肌电图 膈神经保护
郭继鸿 郭飞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58-661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