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症状预激患者的处理:2012专家共识解读

本文介绍的专家共识目的是为年轻无症状WPW样心电图改变患者的评估和处理提供一个最新临床实用指南。WPW综合征是指心电图QRS波群增宽呈“束支阻滞型”伴有短PR间期,临床常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或)房颤的心电图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1930年Wolff、Parkinson和White首次将这种心电图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合报告于临床。此后,解剖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证实了房室旁路和房室结-希氏束与旁路的折返环路是WPW综合征心电图改变和心动过速的解剖学基础。孤立的心室预激是指有预激心电图改变而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即无症状WPW或无症状WPW综合征。 近年来,心电图筛查无症状WPW患者阳性率增高,而对这些患者最适宜的处理尚不清楚。成功导管消融能降低儿童无症状WPW患者的猝死风险,但对每个儿童采用统一标准治疗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甚至高于未经治疗患儿。目前,对年轻无症状WPW患者的危险分层尚无明确指南。美国儿科和先天性电生理学会(PACES)和心律学会(HRS)选择编委会成员回顾和分析已出版文献,发布无症状WPW患者处理专家共识。

WPW综合征 临床表现 无症状预激患者 危险分层

刘仁光 常清华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709-720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