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肝之病未必当先实脾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理论,是中医学治疗肝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体现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对后世影响很大。见肝之病是否一定要补脾呢?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灵魂。治疗肝病如不能正确的辨证,一味补脾就大错特错了。由于病因不同,临床上发生肝病时,其病机的变化是也不同,临床症状证候也有很大的差异,治疗方法则各不相同。五脏功能具有复杂的相关性,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共同协调人体的生理功能,一个脏器发生病变时可以影响到其他的脏器,而影响到其他脏器是有其规律性的,是与各脏器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肝脏不仅与脾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其他脏器如肺脏、肾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常见肝火犯肺见咳嗽、气喘等病症,肝肾阴虚而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病症,治疗则需分别使用黛蛤散以清肝利肺,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
肝病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脾脏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9-40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