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医碰撞的社会与文化影响探析

中医存废的争论是在中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展开并持续的,在社会、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双方都无法排除与消灭对方,中医的存在显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其生命力是不容抹杀的,医学的目的是维护人类的健康,所以中西医学多元共生才是合理的发展途径.而自信与从容或许是传统医学在未来不断发展的最为适合的文化表达.文章介绍了中西医碰撞的社会因素和中西医冲突的文化根源。指出两种医疗体系所依托的文化,在今日的世界如何看待彼此,如何定位对方,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异质文化并存共处,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没有必要全盘否定外来文化,但也绝不能舍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核心思维方式在于“天人合一”,在于“和”,即阴阳和中:西方文化核心思维方式在于主客二元对立,在于对立。只有从源头的梳理中看清主体,才能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今天中医学处在东西方科学文化的碰撞中、多元文化的交织中,中医发展只有保持自身的特质与主体性,树立自我思考的主体性,向当代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出具有独特价值的理论与技术,才能卓然自立、焕发异彩,否则将走向异化,甚至沦为边缘化的命运。

中医存废 西医理论 医疗体系 多元共生

刘燕波 张世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68-71

201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