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初探石氏热毒理论在脱疽中的应用

脱疽好发于四肢的末端、尤以下肢更为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有间歇跛行的症状,继而出现剧烈的疼痛,夜间更为明显,日久会见患趾(指)坏死变黑,趾(指)节脱落,溃烂不愈.老通过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脱疽虽然病因病机复杂多变,虚实夹杂,但最终导致本证发生的根本原因为“瘀”和“热”。热毒之邪是导致组织破溃坏死的主要病因,所以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之脱疽,最终均由热毒之邪所致。这也是石老对脱疽病因病机所推崇的观点。石老总结发现,在脱疽坏死期患者中湿热瘀阻证及气血两虚证的病人较少见,而毒热伤阴证和阴虚毒热证较多,约占临证患者的60%以上。因此,符合脱疽坏死期临床表现的证型,其坏死创面的形成均与“热毒炽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石老在临证中擅于应用以四妙勇安汤为代表方剂的汤药,治以清热解毒、滋阴通络,临床屡获效验。而四妙勇安汤有抑制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性疾病的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四妙勇安汤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IL-8、TNF-a、MCP-1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抗炎症反应作用,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抑制LDL过氧化,防止血管中大量脂质的堆积和斑块的形成,预防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等活性。根据热毒易伤阴液的理论,石老认为治疗时不宜大量使用川芎、乳香、红花等温热性活血药物。她认为此类药味辛而性温,可致热邪更盛而更易耗损阴液。

脱疽 四妙勇安汤 热毒理论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郭娴 韩颐 霍凤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10005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八届学术大会

河北邯郸

中文

21-24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