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蒙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感染性乙类传染病。从蒙医学而言,布病是有粘虫进入人体后随血行至肝胆内,使血和希拉之功能紊乱,导致黄水增盛而引起的一种热性传染病。治疗以杀黏解毒、调理三根为原则,与现代医学的杀菌、抗炎、免疫调节等治疗方法一致。在传统的治疗方案中,主要选用的抗菌素有四环素、链霉素、利福平等。由于这些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多,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部分患者难完成治疗,随之出现了新型的抗菌药物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治疗等新的方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蒙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轻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两种方法的结合,选择了各自的优点,治疗上协同作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理论依据,值得推广应用。但是目前观察的病例数相对少,应继续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规范治疗方案,为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布鲁氏菌病 病理机制 临床治疗 蒙西医结合

德胜 宝喜春 玉娜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65

国内会议

第五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国际学术大会

贵州兴义

中文

209-213

2016-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