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武威汉代医简文献整理研究综述

1972和1973年对中医文献界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了92枚东汉医药简牍,后被命名为”武威汉代医简”.1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卷秦汉帛书,后被命名为”五十二病方”.这南北两件医学实物文献的出土,为我国中医学术史提供了大量佐证,丰富了多个中医学科发展的脉络,可称之为中医文物界的”双璧”.本文以其中的”武威汉代医简”为切入点,综合论述出土四十年来的文献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武威汉代医简的文献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医简的介绍;其二是医简深入研究,包括对医简的字词训诂、药名异写等进行论述;其三为联系研究,是将医简与其他出土文物及医学文献进行联系比较,探究其学术发展规律。

汉代医简 文献研究 学术价值

潘文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4-1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