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痒””癢”考辨

汉字简化方案中,”癢”简化为”痒”.这并非一一对应的繁体字简化,而是繁体简化中的兼并现象,即将笔画繁的字的意义加载到笔画简的字上,从而省掉一个繁体字.尽管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瘁””癢”二字通用,但就其本源而言,二者意义并不相同.倘不加辨识,极易理解有误.通过考释可以看出,“痒”之本义为病名,指心忧惫、疮疡,与皮肤瘙痒义无关。“瘘”之本义为皮肤瘙痒,与心忧惫、疮疡无关。后二者渐渐混用无别。尽管“痒”“痿”二字后来混用,仍要予以明辨,否则极易产生误解。一是在二字混用之前,其义项并不相通,不可混解;二是混用之后,“痒”“痿”同有皮肤瘙痒义,但“痒”独有“病”义,在此义项上“瘩”并不与“痒”同。

汉字 繁体简化 词义考释 语用学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国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42-45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