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看徐灵胎论药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以下简称《百种录》),为清代名医徐大椿所作.《百种录》成书于清乾隆元年,为选注《神农本草经》之作。仅择《本经》药物百种,依上、中、下三品予以阐释。徐氏深得《本经》之精髓,他指出药物治疗疾病的原理是以偏纠偏。该书篇幅极短,但蕴奥甚深。通过对《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的研读,可以看出徐氏对于中药应用的思想,即:以重视经典为前提,结合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同时注重活化归经,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师古而不泥古,还应辨别药物品质及真伪。“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这为人们发掘、继承中医药理论,从本质上领悟传统中医用药神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中药药理 徐大椿 学术思想
赵翔凤 祝远远 任敏 姚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68-6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